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泰国前总理的 “中国棋盘”:汕头码头当董事长,江门工厂搞逆袭,回国后还要下这步棋

泰国前总理的 “中国棋盘”:汕头码头当董事长,江门工厂搞逆袭,回国后还要下这步棋

发布日期:2025-08-08 08:19 点击次数:71

2014年政变那晚上,曼谷的灯说灭就灭了,英拉的名字,也从总理府门口那块牌子上给摘了下来。

谁能想到四年后,汕头港务大楼的董事会名单里,居然又冒出了这个名字。这中间的弯弯绕绕,可真是不少啊。

政坛巅峰与大米政策危机

2011年8月,大选刚计完票,靠着“他信妹妹”这个名头,英拉就成了泰国头一位女总理。

上台没多久,她就一口气抛出了好多政策:30泰铢看病、给橡胶业补贴、搞数字教育,动作快得连内阁秘书处都来不及印文件。

最让人关注的还是那个大米收购计划:政府按当年市场价差不多四倍的价钱统一收粮,本来是想等国际米价高了再卖出去赚回来。结果呢,粮仓才一年就堆得跟小山似的,偏巧东南亚那些主要产粮区又大丰收。国际米价不光没涨,反倒跌得厉害,到年底财政部一算账,乖乖,缺口都快到100亿美元了。

财政上这么大的窟窿,带来的政治压力就跟雨季的洪水似的,挡都挡不住。村镇银行先开始抽贷,米商们也囤着货观望,街头的示威游行更是一波接一波。

军方高层也老出来说要“稳定秩序”,到了2014年5月,军车直接开进了总理府,内阁所有人都被从会场带离了。

同年11月,宪法法院裁定英拉在稻谷项目里“滥用职权”,判了五年监禁,还罚了一大笔钱。

审判那天,法院外的警戒线都拉到第三层了,支持者被赶到挽巴路尽头,电视上就只剩一行滚动的字幕。

2017年8月,终审前,英拉说自己“身体不舒服”请了假,然后就离开了住处,再露面的时候已经在新加坡樟宜机场的过境区了。

泰国家事局后来通报说,上层有人“帮忙”,但最后也没查出啥结果。

短短两天时间,护照、签证、专机行程全搞定了,外国媒体都惊呼这是“军事化撤离”。

她从香港转到上海,行踪第一次被确认,是出现在外滩金融街一栋写字楼的地下车库监控里,手里还提着个A4大小的公文袋。

流亡中国的商业布局

2018年12月,一份工商变更的公告突然就成了大新闻:汕头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大股东变了,变成了境外的“SerenePacificHoldings”,董事长那一栏写的名字,正是“YingluckShinawatra”(英拉·西那瓦)。

金额写的是7.785亿元人民币,不过有媒体引用地方审批文件,说是71.785亿元人民币。

这两个数字到现在还并存在那儿,成了投资圈里“并购乌龙”的经典例子。

收购完成后三个月内,码头就启动了扩能计划,泊位从3个加到5个,一年的设计吞吐量从75万标箱涨到了120万标箱。

英拉在第一次董事会上提出了“一个口岸,两条供应链”的想法:海上连接东南亚,陆上接上中欧班列。

2019年春天,英拉又出现在广东江门,入股了一家连年亏损的集装箱制造厂,还当上了副董事长。

工厂门口原本废弃的喷漆车间,装上了全自动机器人,两年后产品就卖到了欧洲、美洲,行业排名冲进了全球前十,江门地方的统计年鉴里,还特意标了这是“外籍董事战略改造案例”。

同年,她拿到了塞尔维亚护照,媒体都猜这是为了“身份多重保险”,她还向俄罗斯、新加坡申请了,不过官方没说结果咋样。

每年腊月二十前后,港口都会打包年货装进冷链车,然后她和家族成员包机飞清迈探亲。

机场停机坪的照片好几次都流出来了,但因为没有正面特写,泰国司法部门没法当成“确凿的定位证据”。

虽然顶着流亡的标签,可这并没挡住她在商界往上走,反倒成了谈判桌上挺特别的履历。

和华南几家物流巨头见面的时候,她就带个小红笔记本,记完就合上,不说废话,旁边也没人敢插一句闲聊。

重返泰国政坛与旧案平反

2023年,泰国街头政治又热闹起来了。

曼谷的大学生在四面佛前搭帐篷、举灯牌,要求“还政于民”,抗议的声音都传到最高法院门口了。

英拉的律师团队抓住这个机会,递了大米案的重审申请,说有“新证据”,能证明当年的决策是集体做的,程序上没有“故意谋利”。

案子交上去后,宪法法院开了三次庭。

过程挺低调,没有电视直播,记者也只能在大楼门口等消息。

就连英拉的律所也没开记者会,文件都是提前装在信封里寄出去的,整个重审程序安安静静的,但效果倒是实打实的。

2023年12月26日,宪法法院裁定,撤销英拉所有的刑事责任,“滥用职权”的罪名不成立,原来的判决也不算数了。

消息一出来,泰国整个股市都反弹了,上证和港股当天也跟着涨,投资圈都觉得“她回来的脚步已经定了”。

三天后,英拉的私人飞机降落在清迈,正式踏上了回国的路。

机场没有欢迎的人群,她直接坐车进了家族老宅,三个小时后,律师团出现在电视台,宣布“英拉恢复一切政治权利”。

这次重回政坛的操作,看起来挺克制,背后的运作却准得很。

她没马上出来拉票,而是选择在政党内部发力。

为泰党是她哥哥他信一手扶起来的,这几年因为人事变动,慢慢被“进步党”挤得没那么风光了。

英拉回来后,先调整了党内的人事结构,把原来的“温和改革派”重新推到高位。

她没再参加年会,而是指定了几个代理人,参与新一届大选候选人的筛选。

支持者私下里叫她“影子总理”,可她本人一直很低调,不露面,不演讲,只发过两份书面声明。

她哥哥他信也回国了。

早在2006年被推翻后,他信就流亡了好多年,还一度被泰国法院通缉。

2023年回国后,他先去监狱服了刑,可短短几个月后,就因为健康原因改成“监外执行”了。

英拉和他信在清迈见了面,两人并肩出现在一张公开照片里,背景是家族老屋的院子,啥也没说,但释放的信号很明显:为泰党这两位核心人物又联手了。

英拉回国后,只说了一句话:“政策归来,政见不争”。

她不再亲自参加政策制定会,但每份政策提案上都有她批注的影印件。

有外国媒体分析,英拉不再追求职位,而是转向影响力,通过企业、律所、家族网络,把影响力编成一张“非官方权力网”,这可比以前更灵活,也更长久。

中泰商业合作与未来规划

英拉在中国的商业动作一直没停,回国后,她还是汕头集装箱码头的董事长,江门集装箱厂的副董事长也没辞,这些企业成了中泰物流对接的支点。

中泰铁路是她当政时没完成的大工程,现在她在企业层面,继续推动这条铁路的建设和运营。

2024年,她所在的公司和国内两家新能源物流企业签了协议,要共建曼谷—汕头—南宁通道,计划三年内打通新能源整车出口的路。

不光做物流,她的团队还在泰国启动了一个叫“阳光计划”的中泰新能源合作项目。

2024年初,她主导的一家泰国公司和中国企业签了合作框架,要在呵叻府建光伏发电站,目标是每年供电15亿度。

她的身份变了,风格却没变。

做决策还是雷厉风行,节奏紧凑,照会、勘测、报批、施工这一套流程,比传统的泰国项目快了整整三倍。

这些项目背后,还有一条不常被媒体报道的文化线。

她也不算完全的“外来者”。

英拉的妈妈是中泰混血,祖籍在广东梅州。

她自己也多次回梅州老宅祭祖,参加当地的宗亲会,有一次还受邀给纪念堂题了词。

接受采访时她曾说:“落叶归根不是情怀,是义务。”

在她看来,这种“归”不是完全回泰国,也不是放弃泰国,而是在中泰之间走出第三条路。

这也能解释为啥她在汕头落脚、在江门投资、在梅州露面——这条“回归路线”本身,就兼顾了身份、安全、资本三条逻辑。

2025年,英拉又进入了公众视野,这次不是以总理候选人的身份。

她的侄女——他信的女儿贝东丹,在新一轮泰国大选中成了总理热门人选。

英拉的政策智囊团队转而支持贝东丹,把“30泰铢医保”“农业振兴基金”这些以前的政纲重新包装了一下。

有人评价说:“英拉没回来当官,却把所有资源都调了回来。”

贝东丹竞选纲领里的“平衡城乡发展”“与亚洲经济圈同步”,在说法和节奏上,和英拉2011年大选时几乎一模一样。

这条家族复兴线、企业扩展线、文化回归线,像三股线拧在一起,成了一个新型的中泰合作样板。

商业版图还在扩大,家族影响力也重新站稳了脚跟。

英拉完成了一个流亡者很少能做到的转身:从政治的终点走到商业的起点,再回到政坛背后,不靠职位,却能驱动一整个结构。

友情链接: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