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才腾出时间,复盘一下中国男篮对阵澳大利亚的比赛,中国男篮输的非常可惜,我们本有机会赢下比赛,但最终还是输在了细节上。
第四节最后1分12秒,中国男篮还以87-86领先澳大利亚男篮1分,但是球权在对方手中,我们是防守的一方。在接下来的攻防回合中,我们出现了2次致命防守失误,还有1次糟糕的进攻选择。
麦克维投射三分时,赵睿和胡金秋扑出去封盖。篮下是雷蒙和廖三宁2防3的局面,雷蒙挥手示意廖三宁补防篮下,他则挡住对方下顺的中锋,但是,廖三宁没有放弃自己的防守人库克斯,并且在拼命卡位,这导致篮下的希基无人防守,接到三不沾的篮板,轻松拿下2分。但是,就算这次防守廖三宁补了希基,篮下还是2防3的局面,雷蒙和廖三宁要面对运动能力突出的希基和对方两个内线。
接下来的进攻回合,廖三宁单刀直入,挑战了对手防守并不是很好的球员,他的突破已经占据了有利的上篮空间,但手活还是差了。虽然没进,但这次进攻没什么问题,利用速度惩罚对手,只是没上进,终结得分把握度不够。
接下来又是防守回合,对手还是希基持球,15挡拆顺下。胡金秋没有沉退防守,而是提上去大延误希基,对手中锋轻松接球,雷蒙不得不犯规。
这两个防守回合,郭士强都是选择了3-2联防,这真是一个错误。场上阵容是胡金秋,雷蒙,胡明轩,赵睿和廖三宁,一大四小。
明知道对手进攻的起手式就是15挡拆,胡金秋每次还要防出三分线,内线空虚。2次都是雷蒙在篮下1防多。雷蒙的确是一名3D球员,但是他只有1米96,本来就没有护框能力,还要面临少防多的局面,他不是追梦格林啊。
最后24.2秒,中国男篮手握球权,我猜郭士强应该没有安排压时间到最后,投绝平球或绝杀球的战术。廖三宁在进攻时间还有2秒时发起,但是他没能突破到一个好的位置,只能传给自己唯一能看见的队友雷蒙,雷蒙投了一个三不沾,
因为这次投篮,雷蒙被网友骂死了。我替雷蒙冤得慌,在我看来,场上的中国球员接受到的进攻任务就是预留几秒时间,这次进攻不进,再犯规。所以,雷蒙在仓促接球后直接就投了。投出这个三分之前,雷蒙三分球2投1中。
真正值得反思的问题,是雷蒙投出三分球之后,中国球员的反应。胡金秋没卡住位置,雷蒙在后退,廖三宁愣在原地,赵睿在观察形势。再看看希基,雷蒙出手的同时,他就朝着篮筐奔去了,他还真的拿到了这个篮板。
是希基运气好吗?
当然不是!
看看朱俊龙在中国对阵新西兰的比赛瞬间吧。在对手投篮出手的那一刻,就要准备去争抢这个篮板球了,天道酬勤
还有中国对阵韩国的比赛,胡金秋中投刚要出手时,朱俊龙就已经冲向篮下去准备抢篮板了。
这就是这支中国男篮需要朱俊龙的地方。可惜,本场比赛他被裁判针对的很严重,导致郭士强不得不派出三后卫甚至四后卫。
赵睿也好,胡明轩、廖三宁也好,他们作为球队核心得分手,的确是不擅长做这种蓝领才干的活,所以没这种拼抢意识,这也是在联赛中养成的坏习惯。
我们最后探讨一下最后一次进攻,这其实也不算是一次成功的绝杀球战术。我们看到廖三宁发界外球,雷蒙在篮下绕切到弱侧三分线附近,赵睿溜底线,这两个动作都是虚张声势,战术起手式。真正的接球人是胡明轩。
胡金秋给胡明轩做第一道墙,然后顺下,雷蒙绕切出来给胡明轩做第二道墙,胡明轩的确通过两次挡拆跑出一个位置,但是发边线球的是廖三宁,这样一个高抛球,胡明轩接到的时候,已经没有身位的优势了。
胡明轩晃开库克斯,完全是凭借个人能力,然后投出了那个三分。机会出来了,可惜急停那一下步子跨大了,影响了投篮的力度。
胡明轩曾经在国际赛场命中过类似的绝杀三分,他是有这个能力的,这次进攻选择没问题,只是差了点运气。
我在想,是不是可以换一个有高度的发界外球,比如王俊杰。是不是可以把雷蒙换成王俊杰,增加一个两分球的威胁?
以上,是我个人看法。尊重郭士强教练的选择,毕竟是他把这支中国男篮带到了亚洲杯决赛的赛场,还和澳大利亚男篮战斗到了最后。
名帅有能,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