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送孩子上学时,孩子的书包不小心碰到了小区门禁的升降杆,结果保安立马拦住你,说你得赔1600元!这不是杜撰的故事,而是近日发生在山东一位妈妈身上的真实遭遇。这位妈妈本以为是小事一桩,却不料引发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门禁杆索赔门”。
事件始末:一次轻碰引发的风波
8月19日,这位山东妈妈骑车送孩子出门,当经过小区门禁时,孩子背上的书包轻轻擦过栏杆,栏杆微微颤动了几下。就是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瞬间,却让保安如临大敌般冲出来拦住了她,称她们把栏杆撞坏了,必须去物业处理。
到了物业办公室,双方查看了监控录像,令人意外的是,物业经理二话不说就开口要价1600元!这个数字把这位妈妈当场吓懵了。考虑到还要送孩子,她只好先加了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表示稍后再处理。
蹊跷之处:破绽百出的”新伤”
回家后,这位妈妈仔细查看了监控视频和栏杆损伤的照片,越看越觉得不对劲。栏杆确实损坏了,但损坏位置在两边靠近螺丝固定处,都有明显的凹陷,其中一侧的凹陷处还有大小不一的划痕,红色栏杆上甚至有一道长长的白色刮痕。
任凭哪位物理学家也无法解释,一个轻轻擦过的书包怎么可能在金属栏杆两侧同时造成如此严重的凹陷和划痕!这显然不符合常理,更像是长期累积的多次撞击所致。
索赔风波:从1600到200的神奇”跳水”
面对1600元的索赔要求,妈妈表示无法接受,主动提出报警处理。警方介入后,双方在赔偿问题上僵持不下。没过多久,物业又以”业务繁忙”为由邀约再次协商,这次经理当场把价格降到了1000元。
妈妈提出由自己找人更换栏杆,包括购买和安装费用全包,本以为这样皆大欢喜,却被物业拒绝,坚持要用”原厂栏杆”。更奇怪的是,物业拒绝提供原厂联系方式。这一系列操作让妈妈看清了真相——物业可能就是想趁机敲诈,于是她将事件发到了网上。
网友调查:拆穿”老演员”栏杆的真相
网上曝光后,众多网友为这位妈妈分析了现状。有网友指出,如果书包真的撞坏栏杆,应该是一面凸一面凹,而不是两面都凹陷,这明显是从不同角度被多次撞击所致,可能已经修复过。
更有曾在物业或停车场工作的网友透露内幕:有些地方的栏杆索赔累计已达上万元,会根据车主的”熟悉程度”索要不同金额,拿到赔偿后往往不会更换栏杆,最多修修补补或把坏的部分锯掉继续使用。
价格真相:300元的栏杆要价1600
关于栏杆的实际价格,网友们纷纷上网搜索,发现同类型的道闸栏杆价格并不高,最低甚至只要100元左右。有专业人士表示,质量特别好的栏杆最多300元,上门安装费约80元。
这么一算,物业索要的1600元简直是”天价”,难怪不敢提供原厂联系方式,其中的猫腻不言而喻。
最终和解:删视频换赔偿
在居委会的协调下,双方最终达成协议:物业索赔降至200元,但要求妈妈删除网上发布的视频。妈妈无奈之下支付了赔偿款,并删除了一个视频,但心中依然存疑——删视频是否意味着自己认错了?
网友们纷纷建议她先把视频设为私密而不是彻底删除,留个证据以防万一。还有调皮的网友开玩笑说,不如让物业转1600元再删视频,以彼之道还之彼身。
这起”书包刮杆门”虽然以200元和解告终,但从众多网友的评论来看,类似的经历并不罕见。有人因撞栏杆被索赔2000元,有人赔了200元,还有人自己买了230元的栏杆直接安装了事。物业管理千差万别,索赔标准也五花八门。但真正让人深思的是,物业服务的初衷应该是为业主提供便利,而非趁机牟利。面对意外损坏,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协商解决,不是更能体现社区的温度和人情味吗?与其斤斤计较、天价索赔,不如换位思考、合理沟通,这才是和谐社区应有的样子。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及当事人陈述,仅供参考,不代表本人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文中观点力求客观公正,但个案不代表普遍现象,请读者理性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