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青茶
2023年9月,山东近海传来新画面。商业卫星拍到一艘中国核潜艇。尾部外形像是带罩的推进。国外分析迅速发文。AUKUS加快核潜艇合作。因为这个,大家都在问中国能否后来居上。
先回到的那艘艇。中国的核潜艇起步很早。1970年,第一艘091“汉级”在葫芦岛下水。1974年正式入列执行任务。当时噪声大,任务受限。结果只能边用边改。
接着是1990年代到2000年代。中国开始建093“商级”。外形优化,消音瓦升级。设备隔振也在加码。再说人员训练也跟上了。这些都不是一口气完成。
大家常说“无轴泵推”。这里先把口径摆正。马伟明院士谈过综合电力推进。也提到环形电机的方向。但是否大规模上艇,官方没公开。所以外界多靠猜。
2023到2024年,开源情报很活跃。有人认为093B尾部像泵喷推进。也有人说更像带罩螺旋桨。同样都在看照片细节。暂时不宜说死。还有后续验证。
说到噪声数字,别轻信网传。分贝数据属高度机密。公开渠道很难拿到准数。所以更看概率是否降低。看敌方探测距离是否缩短。以及航行操作是否更稳。
美国的底子还在那儿。海狼级很安静,弗吉尼亚级持续改进。泵喷推进已成常规装备。哥伦比亚级将接替俄亥俄级。按美海军说法在2030年代形成战备。同样体系完整。
中国这边也没闲着。电力推进和控制系统持续迭代。磁轴承、变频、材料都在升级。反应堆降噪也在研究。外界普遍认为095、096在推进中。具体信息很少。
地区的水下掰手腕更紧。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在加码反潜。AUKUS让澳方学美英的核潜艇。P-8巡逻机常态化。海上固定与机动声阵在增量。还有联合演训。
中国也在铺自己的网。近海水声监测更密。拖曳阵与低频主动声呐持续装备。无人平台开始布点。然后与海空力量配合。这是一整套的体系。
关于“太赫兹探潜”的说法,需要冷静。水中吸收很强,远距很难。公开论文多在材料与近距成像。没有权威证据显示已形成战备。同样别把实验室当现役。
能不能超过美国,得拆开说。隐蔽、探测、武器、指挥、后勤各不一样。未来十年,中国在西太的局部任务有望“够用”。有的环节可能更灵活。全球远海上美国仍占优。
美国担心的是安静的新艇批量出现。中国担心的是家门口被堵。于是两边都加部署。还有加演习与加合作。结果就是长期下棋。节奏看技术也看人、钱和制度。
晚上在海南榆林军港,码头灯静静亮着。补给车来回穿过湿地面。维护人员搬着软管和工具。海面只有轻微涟漪。塔台上有人在记录时间。下一次出海,他们会在什么水域遇到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