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话题6月创作挑战赛#
房产证是贷款“通行证”,没证免谈
核心逻辑:银行只认产权明确的抵押物。拆迁房必须取得正式房产证(“红本本”),仅凭回迁协议或临时证明无法申请贷款。需特别关注地方政策差异——部分城市回迁房办证周期长达数年,购房前需核实证件状态。
银行的两重审核:房子值钱≠能贷款
关键条件:即使房产证齐全,借款人仍需通过信用审查。包括稳定的收入证明、良好的征信记录(无连三累六逾期),且负债率不超过50%。若产权人年龄超65岁或收入不足,部分银行会要求追加担保人。
限售期和产权纠纷是“隐形雷区”
风险预警:若拆迁房处于限售期(通常为35年)、存在共有产权争议,或与拆迁单位有未结清补偿纠纷,银行会直接拒贷。建议提前核查房屋档案,通过司法公证或调解协议解决争议后再申请。
实操指南:从咨询到放款的四步流程
1.材料预审:备齐房产证、身份证、收入证明、拆迁补偿协议原件;
2.评估定价:银行委托机构评估房产价值(通常为市价60p%);
3.抵押登记:房管局办理抵押预告,耗时约10个工作日;
4.放款条件:部分银行要求预存20%利息,并收取担保费(总贷款额1%3%)。
结语:提前规划避免资金链断裂
拆迁房贷款虽可行,但周期长、门槛高。若急需资金,可考虑信用贷过渡,但需警惕高利息风险。最终放款额度和利率仍以银行实地审核为准,建议优先咨询公积金贷款(利率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