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这一天,全球目光注定分裂。
北京将举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而华盛顿的白宫,特朗普总统也将铺开红毯,迎接一位特殊的客人。
这并非简单的日程冲突,而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外交大戏,信号清晰得近乎于明牌。
一张挂着价码的机票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曾一度释放出积极信号,公开表示希望在百日内访问中国。
然而,时间过去了二百多天,那架属于总统的专机始终未曾飞越太平洋。
这趟行程的障碍,并非技术问题,而是一张明确的价码。
作为商人出身的总统,特朗普的逻辑向来直接:会晤必须产生实际利益。
他不止一次地强调,“只有中美经贸协议达成,会晤才有意义”。
当被问及访华可能时,他的回答更是毫不掩饰,如果无法获得中方的让步,他绝不会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去参加一场“毫无意义的会面”。
就在8月12日,这个逻辑得到了验证。
中美贸易博弈迎来关键节点,特朗普在最后一刻签署行政令,将关税休战期延长了90天,新的截止日期被推到了9月11日。这个决定暂时避免了贸易战的再度升级,却也暴露了双方谈判的根本困境。
美国的要求清单很长:中国需要取消贸易壁垒、大规模采购美国商品、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并接受所谓的“对等关税”。这些条件每一项都触及中国的核心利益。
中方的立场同样坚定,任何协议都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与合作共赢的基础之上。
同一天,中美双方还同步发表了《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尽管这份文件标志着在瑞典举行的谈判告一段落,但谁都清楚,实质性的分歧远未解决。
因此,那张飞往北京的机票,始终未能售出。
阿拉斯加的摊牌
在基本确定缺席北京的活动之前,特朗普早已将重心转向了另一场更具风险和挑战的会晤。
8月15日,在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军事基地,他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一场一对一的闭门会谈。
特朗普本人将这次会晤定义为“试探性”的,其结果“或好或坏”。
为了给这场会谈设定基调,他在会前就公开发出了警告,如果普京不接受他提出的停火提议,将面临“非常严重的后果”。这种极限施压的风格,已经成为他标志性的谈判艺术。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紧随其后补充说明,一旦会晤不顺,美国可能将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
赤裸裸的威胁,意图非常明显:用最大的压力换取最大的利益。特朗普甚至放话,如果阿拉斯加会晤进展顺利,他将迅速安排一场美俄乌三方会谈,地点都已和欧洲领导人讨论过。
为了给这场摊牌铺路,特朗普在8月13日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以及德、法等欧洲领导人举行了视频会议。
德国总理默茨主持了这场最后的协调会,旨在缓解欧洲盟友,特别是乌克兰,对于领土可能被分割的深切忧虑。
会后,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特朗普明确支持在阿拉斯加实现停火。德国总理默茨则强调,边界不容许以武力改变,任何谈判都必须为乌克兰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然而,普京的立场依旧强硬,他要求乌克兰从俄方声称的四个地区撤军并放弃加入北约,这在基辅看来无异于变相投降。
华盛顿的新客人
就在中美关系僵持、美俄关系紧张的背景下,特朗普在9月3日选择的客人就显得格外耐人寻味。波兰总统办公厅主任谢弗纳克尔在8月9日向媒体证实,新任总统卡罗尔·纳罗基已收到邀请,将于9月3日访问白宫。
这位新总统纳罗基,本身就极具故事性。年仅42岁的他,原是一位历史学家,并非传统政客。
但在两个多月前的总统选举中,他以独立候选人的身份,意外击败了亲欧盟的对手,成功当选。
彭博社的报道指出,特朗普政府在这场选举中对纳罗基给予了大力支持。
纳罗基的政治倾向与华盛顿当下的战略需求高度契合。他被外界视为“反俄急先锋”,同时又有着明显的“反欧盟”倾向。
他在就职演说中公开发表的“反移民、反欧元”观点,与欧盟的整体立场背道而驰。
这些年,欧盟一直在寻求战略自主,试图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这让美国颇为不满。
特朗普选择支持这样一位总统上台,如今又在他履新不久后便邀请其访美,意图不言而喻。
他希望将波兰打造成嵌入欧盟内部的一枚“楔子”,在欧洲内部搅动风浪,削弱欧盟的整体影响力。
一场历史与未来的对撞
将这几件事串联起来,特朗普的意图就清晰了。
选择在9月3日这一天,在白宫会见到访的波兰新总统,绝非偶然。这天,当中国的阅兵仪式在回顾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时,特朗普却要在华盛顿与一位“反俄”、“反欧盟”的欧洲新领导人规划未来。
这背后,还牵涉到对二战历史叙事权的争夺。
近年来,美国正系统性地重构二战历史,在欧洲战场淡化苏联的决定性贡献,在太平洋战场则低调处理日本的战争罪行。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朗普若出现在北京的阅兵观礼台上,无异于承认了自己国家篡改历史的努力归于失败。
因此,他选择在同一天“另组一局”,不仅是为了转移国际社会的注意力,更是在向世界宣告他的优先事项:比起回顾历史,他更关心的是重塑当下的地缘政治格局。
结语
面对特朗普的缺席和这一系列外交安排,中国的姿态显得颇为从容。
中方的态度早已明确:朋友来了有好酒,但如果你不来,我们也不会强求。中国的战略重心,始终是脚踏实地办好自己的事。9月3日的天安门广场,见证的将是中华民族对历史的铭记、对和平的坚守以及对未来的自信。这份厚重感,与嘉宾名单上多一个或少一个名字,其实并无太大关系。世界格局正在变化,各方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出牌,而真正的实力,最终还是体现在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