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A股三大指数全线收涨,创业板指放量暴涨1.76%,两市成交额激增至1.54万亿元,北向资金单日狂扫303.77亿元。然而,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调查显示:7月个人投资者仓位低于50%者占比达63%,看涨后市者仅占29.7%。这种认知与现实的巨大裂痕,恰是历史级行情的重要路标——当多数人仍在质疑牛市,意味着资本重估的进程远未抵达终点。
一、情绪悖论:散户低仓位印证行情处于中段蓄力期
1、仓位数据暴露市场认知滞后
当前散户仓位水平与行情强度形成尖锐矛盾:
● 中国结算数据显示,7月持仓账户占比仅38.2%,低于2024年9月政策底时的42.1%;
●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2.25%,显著低于2015年牛市峰值4.5%;
● 偏股基金仓位76.3%,距88%的“88魔咒”警戒线尚有空间。
这种谨慎心态与2014年7月(牛市启动初)高度相似——当时沪指突破2200点,但持仓账户占比仅41.3%,直至指数冲上3000点才触发全民进场。
2、历史规律揭示“情绪差”的指引价值
美国个人投资者协会(AAII)调查印证全球共性:7月看空美股者达49.5%,创2022年10月以来新高。而历史数据显示,当看空比例超过45%,未来6个月股指平均回报率达14.7%。A股同样遵循此律:
● 2020年6月创业板注册制落地时,看涨比例仅31.2%,此后6个月指数大涨38%;
● 2024年9月“政策底”出现时仓位创新低,沪指却在半年内反弹26%。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利润实现需要惊险的跳跃”,当前市场对牛市的普遍怀疑,恰是资本完成价值重估前的必要蓄力过程。
二、资金暗涌:主力资本已构建“明暗双战线”
1、明线:北向资金创纪录扫货的全球信号
外资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重配中国资产:
● 规模破局:7月17日净流入303.77亿元创年内第三高,深股通占比79.1%(240.16亿元);
● 持续性验证:近三个月累计净流入超2000亿元,持仓市值占比升至5.3%创三年峰值;
● 结构转向:加仓重点从白酒转向科技(7月增持中芯国际12.4亿元、中科曙光8.7亿元)。
景顺27万亿美元主权基金调研显示,国际资本对中国配置比例已从4.2%升至6.8%;韩国投资者年内对中港股市交易额超54亿美元,中国市场跃居其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地。
2、暗线:产业资本百亿级回购释放“黄金坑”信号
产业资本用真金白银确认底部:
● 规模爆发:2025年上半年A股回购金额突破1800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63%;
● 龙头示范:比亚迪斥资102亿元回购,创民企单笔纪录;中芯国际回购额达78亿元,对应自由现金流占比23%;
● 深度指标:破净公司回购占比升至37%,较政策底时提升19个百分点。
更关键的是回购注销比例——2025年注销式回购占比达41%,较2024年提升28个百分点。当产业资本不再玩“高抛低吸”财技,而是实质性回馈股东,意味着估值底部的共识正在形成。
三、制度拐点:资本市场从“融资工具”向“财富载体”质变
1、险资长周期考核引爆万亿级活水
7月11日财政部新规终结“短视投资”:
● 考核革命:险资考核周期从“年度+三年”扩展至“年度+三年+五年”,长周期指标权重提至70%;
● 增量测算:当前险资股票配置仅占11%,若提升至15%即带来1.4万亿元增量;
● 行为矫正:南方基金实证显示,新规使险资对波动容忍度提升3倍,持有周期从9个月延至28个月。
此举直击A股牛短熊长痛点——当保险、年金等长线资本占比突破20%(当前仅12%),市场波动率将系统性下降。
2、并购重组新规激活存量资产“核聚变”
5月16日证监会四大破局性改革:
● 效率跃升:“2+5+5”简易程序使科创板并购周期从18个月缩至3个月;
● 机制创新:分期支付按业绩动态调整股份,私募基金锁定期缩短50%;
● 量能井喷:新政后并购重组事件同比暴增363.83%,上海推动2万亿元存量资产激活。
中信证券25单并购案中,14单涉及硬科技资产注入,印证政策正引导资本流向新质生产力。
结语:在认知差中捕获历史级机遇
当63%的散户仍持币观望,当产业资本百亿回购暗流涌动,当制度变革重塑市场基因,A股正上演一场理性资本对群体认知差的降维收割。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揭示:“常识往往与真理背道而驰”,当前市场的普遍犹疑,恰是牛市纵深发展的燃料。
投资者需警惕两大认知陷阱:
● “等回调”悖论:申万宏源测算显示,牛市主升浪中20%涨幅常在10个交易日内完成,错过关键窗口的代价远超波动风险;
● “全面牛”幻象:注册制下仅65%个股可能上涨,需聚焦三主线:
科技突围:算力(英伟达H20供货受益股)、人形机器人(埃斯顿减速器);
制度红利:简易审核受益的硬科技借壳(未上市科创企业)、央企注资(中证央企科技指数);
全球洼地:创新药(迈威生物)、消费电子(立讯精密)。
历史经验昭示:牛市在绝望中诞生,在犹豫中成长,在狂热中灭亡。当超市收银员开始讨论股票代码,才是行情终结的信号——而现在,沃尔玛员工的手机屏幕上,仍只有打折促销信息。
情绪坐标轴:
● 63%:当前仓位低于五成的散户占比,认知滞后的量化注脚
● 41%:回购注销比例,产业资本对底部的真实验证
● 363.83%:并购重组增速,制度红利的资本映射
—— 市场永远用少数人的理性,惩罚多数人的直觉。
#A股牛市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