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楼的气氛,像一根瞬间被拉紧的钢丝。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一道紧急命令,砸向了全球美军。
数百名高级将领,无论身在何处,一周之内,必须赶到弗吉尼亚州的匡提科基地。
命令来得太突然,将军们只能扔下战区一堆烂摊子,火速回国。
这种规模的紧急召回,几十年都看不到一次,处处透着诡异。
五角大楼嘴巴严得很,就一句“防长要讲话”,把所有人的胃口都吊到了嗓子眼。
巧的是,同一天,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正在纽约,跟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兰道会谈。
马朝旭上来就直奔主题,台湾问题是红线,别耍花样,用行动维护台海稳定。
一边是将军集结,磨刀霍霍;一边是外交喊话,管控分歧。
这画面反差太大,全世界都在猜:美国人到底想干嘛?
葫芦里不是战争药
会议内容传出来后,所有人都傻眼了。
这根本不是什么战前动员。
而是要敲定新版的《国家防务战略》和《全球部署审查》。
这两份文件,说白了,就是决定美军以后往哪儿走。
这次战略调整的核心,确实跟中国有关,但方向却来了个180度大漂移。
新战略不再把中国当头号假想敌,反而要求美军把重心从遥远的亚太撤回来。
转而聚焦西半球,说白了,就是先守好美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这跟前任政府的思路截然不同。
那时候,美军从作战计划到军事演习,几乎所有事都围着“打印”转。
整个军队的眼睛都死死地焊在中国身上。
现在,战略重心突然从万里之外的大国博弈,缩回了自家后院。
这种颠覆性的变化,简直让人惊掉下巴。
将军们偷偷松了口气
台下坐着的将军们,心里估计跟打翻了五味瓶一样。
一方面,他们中不少人,压根就瞧不上顶头上司赫格塞思。
这位防长太高调,整天在媒体上作秀,像个演员,不像个搞战略的。
但另一方面,当听到“战略重心将从中国移开”时,很多人私下里长出了一口气。
原因太现实了:真要被派去跟解放军硬碰硬?
那绝对是职业生涯的终极噩梦。
更重要的是,他们手下的士兵,不是炮灰。
那将是一个需要用无数生命去填的无底洞。
现在,这个最坏的选项被按了下去,那根绷了好几年的神经,总算能歇歇了。
地主家也没余粮了
美军突然“心善”,当然不是良心发现,纯粹是日子过不下去了。
总统特朗普推这套新战略,背后是几座大山压着。
美国今年的国防开支,占GDP的比重已经高得吓人,再这么烧下去,真要破产了。
特朗普必须把军队牢牢抓在手里,防止“将军们”不听话,搞出乱子。
赫格塞思上台后,二月就炒了参联会主席,五月又裁掉两成四星将军,八月再换掉情报高官。
这一套组合拳,削藩的意思不要太明显。
他那句挂嘴边的“将军多不等于成功多”,早就给这次战略收缩埋好了雷。
最后,是外部局势真的扛不住了。
乌克兰的战事看不到头,中东的火药桶随时要炸,还要在印太围堵中国。
美国已经没本事同时掀开三口锅的锅盖了。
只能开个大会,统一思想,重新分配力量。
说白了,就是把美军捏成一支更听话、更省钱、能保卫本土的部队。
结语
不过,对中国来说,这并不意味着警报解除。
美国的压力只是换了个形式,从“全球扩张”进入了“本土聚焦”的新阶段。
过去那种“全世界我只盯着你”的单挑逻辑,让美国的战略走进了死胡同。
现在,高层喊着要“降温”,短期内确实是个信号:美军不打算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了。
但故事,显然才刚刚开始。
特朗普这套新玩法,能不能推下去,还是个未知数。
毕竟,华盛顿和五角大楼里,靠“中国威胁论”吃饭的利益集团太多了。
渲染中国危险,他们才能要到更多军费,保住自己的权位。
现在要改弦更张,等于断了他们的财路,这帮人的反扑,注定会异常凶猛。
所以,这场不寻常的全球将领大召回,与其说是美军战略的“终章”,不如说是一场新战争的“序幕”。
将军们或许能暂时喘口气,但围绕美国这把利剑最终指向何方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