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科技股像美国那样越争议越上涨?压力测试来了

科技股像美国那样越争议越上涨?压力测试来了

发布日期:2025-10-10 03:50 点击次数:183

在9月的A股科技板块减持潮中,明星股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300308.SZ)成为新加入的冲浪一员。

根据公告,中际控股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550万股,按9月29日收盘价计算,将套现近23亿元。

在此之前,中际旭创董事长、副总裁已纷纷出手减持。7月1日至9月17日期间,特定股东苏州益兴福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减持463.41万股,套现约12亿元。

此外,中际旭创还于今年8月初公告,王晓东计划在2025年8月25日至2025年11月24日期间,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71.91万股,占总股本的0.06%。当日公司收盘价为210.63元/股。

今年8月底以来,王晓东已减持公司股份11次,累计减持53.55万股,减持均价400.95元/股,累计套现达2.16亿元。

不过,从财务数据来看,中际旭创股价上涨存在一定业绩支撑。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7.89亿元,同比增长36.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增长69.4%。

除中际旭创外,其他科技公司也出现股东减持情况。

据统计,9月以来,科技产业板块共有106家公司发布大股东减持计划公告。

其中,澜起科技(688008.SH)两名股东同时宣布各减持1145.15万股,按最新股价143.65元计算,合计套现约32.9亿元。该公司下半年以来涨幅75.18%,总市值1645.01亿元。

长飞光纤(601869.SH)股东减持110万股,套现约1.16亿元;软通动力(301236.SZ)股东减持1905.88万股,套现约10.42亿元。

进一步来看,在科技产业板块,电子行业成为减持集中地,涉及公司包括澜起科技、天岳先进、燕东微、水晶光电等25家企业。计算机行业紧随其后,有软通动力、东华软件等18家公司发布减持计划。

从减持时机来看,多数股东选择在公司股价相对高位时实施减持。

市场分析认为,在科技股经历大幅上涨后,产业资本套现意愿明显增强。

当然,趁高价圈钱的也不少,比如寒武纪、科大讯飞、芯原股份、国盾量子、绿的谐波、安孚科技等。

更有甚者,一些科技股一边高位减持,一边高价定增,比如富特科技、拓荆科技、德福科技、创益通、澜起科技等。真是收割、圈钱两不误。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科技股尤其是光模块板块股价大幅上涨,机构投资者对其估值判断,也已经出现明显分歧。

8月份,高盛发布研报表示,即便光模块企业中际旭创与新易盛的股价近期大幅上涨,但两家公司的估值依然合理。

然而,随后摩根士丹利研报指出,光模块板块的基本面利好已被广泛知晓并充分反映在股价中,建议投资者在市场情绪高涨时适度获利了结。

9月5日,荒原投资董事长凌鹏公开质疑部分分析师对中际旭创2027年净利润达到250亿元的预测。

面对凌鹏的质疑,国盛证券分析师在朋友圈予以反驳,并于9月7日发布中际旭创2025年半年报的最新点评报告,上调了公司盈利预测。

二级市场上,资金正悄然调整布局。在股价高位与估值分歧的双重背景下,科技股减持或成为A股科技板块的“压力测试”。

那么,中国科技股估值会不会像美国那样越争议越上涨?

一方面,估值是真的高。截至2025年中,纳斯达克100指数的远期市盈率(P/E)仍高达28倍,远高于长期平均水平。Mag10(十大科技巨头)中,部分公司如Palantir、Tesla的市盈率甚至超过100倍。Nvidia在2025年7月成为首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公司。整个科技板块占美股总市值的比例已达37%,高于2000年互联网泡沫顶峰时期。

但另一方面,业绩是真的好。包括英伟达、微软、Meta 和 Alphabet 等在内的美股 “七巨头” 在 2025 年的市盈率下降了 7.9%,其股价则上涨了 18%。虽然该组合的市盈率仍达 43 倍,高于整体市场,但未来 12 个月 20% 的利润增长预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这一价格水平。Bloomberg Intelligence 汇编的数据显示,不包括科技板块的标普 500 指数在过去一年上涨了 13%,但利润仅增长 6.4%。相比之下,标普 500 信息技术指数上涨 27%,若与该板块 26.9% 的利润增速相比,这一涨幅反而显得较为克制。这表明科技股的利润增长与股价上涨更为匹配,而市场对非科技股的担忧更甚。

在这种情况下,就连巴菲特也难以抉择,于是他选择了安全与保守。2025 年巴菲特表示不会围绕 AI 进行大规模投资,他认为 AI 技术虽然强大,但在复杂决策中,人类的经验和直觉依然不可或缺。伯克希尔采取 “安全边际” 策略,仅在技术成熟时跟进,避免盲目追逐热点。

目前,伯克希尔现金储备已高达3440亿美元,创历史纪录。“巴菲特指标”(美股总市值/GDP)已升至207%,远高于历史区间(90%-135%)。

或许没有对错,还是要看长期还是短期。(综合自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

延伸阅读:

DAT,而非BAT,正反复引爆A股投资主线

“中国科技七巨头”,哪个版本会胜出?

美股七雄阴晴不定,新七雄更优?

友情链接: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